共享状态是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的,但是可能产生隐晦以至于很难追踪的 bugs。尤其是在我们的数据结构只有部分是通过引用传递的。切片就是这么一个很好的例子。后续我会作出更加详细的讲解。
在处理经过多级变换或状态的数据时,不可变数据结构是非常有用的。不可变仅意味着原始结构是不可以被改变的,而每一个新的结构副本都是以新的属性值创建。
让我们看个简单的例子: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FavoriteColors []string }
显然,我们可以实例化一个Person然后随心所欲地更改它的属性。事实上,这样做并没有任何错。但是,当你处理更加复杂的、传递引用和切片的嵌套式数据结构,或者利用通道传递副本时,以某些姿势更改这些共享的数据副本可能会导致不易察觉的 bugs。
为啥我之前就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呢?
如果没有重度使用 channel 或代码基本是串行执行的,由于从定义上讲每次只有一个操作能够作用在数据上,你不大可能会遇见这些不明显的 bugs。
再者,除了避免 bugs外,不可变数据结构还有其他优势:
- 由于状态绝不会原地更新,这对一般的调试和记录每个变换步骤以用于后续监控是非常有用的
- 撤销或“时光倒流”的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小菜一碟,只需一个赋值操作即可
- 由于正确且安全的实现需要损失性能和费尽心思地仔细设置/测试内存锁,共享状态被广泛认为是糟糕的做法
Getter 和 Wither
Getter 返回数据,setter 改变数据,wither 创建新状态。
基于 getter 和 wither,我们可以精准控制能被改变的属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记录变换的有效方式(后续)。
新的代码如下: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favoriteColors []string } func (p Person) WithName(name string) Person { p.name = name return p } func (p Person) Name() string { return p.name } func (p Person) WithFavoriteColors(favoriteColors []string) Person { p.favoriteColors = favoriteColors return p } func (p Person) FavoriteColors() []string { return p.favoriteColors }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下:
- Person 的属性都是私有的,因此外部包无法绕过 Person 提供的方法来访问其属性
- Person 的方法接收的不是 *Person。这就保证了结构通过值传递,返回的也是值
- 注意一下:我用了“With”而不是“Set”来表明重要的是返回值且原始对象并没有像调用 setter 那样被更改
- 对同一个包下的代码来说,所有属性依然是可访问(也就可更改)的。我们绝不应该直接和属性交互,而是在同一个包下也应一直坚持使用方法
- 每个 wither 返回的都是 Person,所以他们是可串联的
me := Person{}. WithName("Elliot"). WithFavoriteColors([]string{"black", "blue"}) fmt.Printf("%+#v\n", me) //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black", "blue"}}
处理切片
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完美的,因为对于最爱颜色我们返回的是切片。由于切片通过引用传递,我们来看看这么一个稍不留神就会忽略的 bug:
func updateFavoriteColors(p Person) Person { colors := p.FavoriteColors() colors[0] = "red" return p } func main() { me := Person{}. WithName("Elliot"). WithFavoriteColors([]string{"black", "blue"}) me2 := updateFavoriteColors(me) fmt.Printf("%+#v\n", me) fmt.Printf("%+#v\n", me2) } //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red", "blue"}} //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red", "blue"}}
我们想要改变第一种颜色,但是连带地改变了 me 变量。因为在复杂应用程序中这不会导致代码无法运行,试图搜寻出这么个变化是相当烦人和耗时的。
解决方法之一是确保我们绝不通过索引赋值,而是永远都是分配一个新的切片:
func updateFavoriteColors(p Person) Person { return p.WithFavoriteColors(append([]string{"red"}, p.FavoriteColors()[1:]...)) } //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black", "blue"}} //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red", "blue"}}
在我看来,这有点拙而且容易出错。更好的方式是一开始就不返回切片。拓展我们的 getter 和 wither 来仅对元素操作(而不是整个切片):
func (p Person) NumFavoriteColors() int { return len(p.favoriteColors) } func (p Person) FavoriteColorAt(i int) string { return p.favoriteColors[i] } func (p Person) WithFavoriteColorAt(i int, favoriteColor string) Person { p.favoriteColors = append(p.favoriteColors[:i], append([]string{favoriteColor}, p.favoriteColors[i+1:]...)...) return p }
译者注:上述代码是错误的,如果p.favoriteColors的容量大于i则会就地改变副本的favoriteColors,参见反例,稍作调整即可得到正确实现
现在我们就可以放心使用:
func updateFavoriteColors(p Person) Person { return p.WithFavoriteColorAt(0, "red") }
想要了解更多切片的妙用参见这篇牛逼的wiki:https://github.com/golang/go/wiki/SliceTricks
构造函数
某些情况下,我们会假设结构体的默认值是合理的。但是,强烈建议总是创建构造函数,一旦将来需要改变默认值时,我们只需要改动一个地方:
func NewPerson() Person { return Person{} }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实例化 Person,但个人偏爱总是通过 setter 来执行状态变换从而保持代码一致性:
func NewPerson() Person { return Person{}. WithName("No Name") }
接口 (Interface)
到现在为止,我们使用的还是公有的结构体。任由这些结构体方法摆布之下,加上创建 mock 可能会引发非预期的副作用,测试起来会很痛苦。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同名的接口,并把相应的结构体重命名为 person 使之私有化:
type Person interface { WithName(name string) Person Name() string WithFavoriteColors(favoriteColors []string) Person NumFavoriteColors() int FavoriteColorAt(i int) string WithFavoriteColorAt(i int, favoriteColor string) Person }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favoriteColors []string }
我们现在就可以只重写想要替换的逻辑来创建测试 mock:
type personMock struct { Person receivedNewColor string } func (m personMock) WithFavoriteColorAt(i int, favoriteColor string) Person { m.receivedNewColor = favoriteColor return m }
测试代码样例如下:
mock := personMock{} result := updateFavoriteColors(mock) result.(personMock).receivedNewColor // "red"
记录变化
如我早前所言,完整的状态转换非常有益于调试,而且我们可以 wither 来挂入钩子的方式捕捉到所有或部分变换过程:
func (p person) nextState() Person { fmt.Printf("nextState: %#+v\n", p) return p } func (p person) WithName(name string) Person { p.name = name return p.nextState() // <- Use "nextState" whenever you return. }
对于更加复杂的逻辑或个人偏好,你也可以采用 defer 的方式:
func (p person) WithFavoriteColors(favoriteColors []string) Person { defer func() { p.nextState() }() p.favoriteColors = favoriteColors return p }
这样变换就可看到了:
nextState: main.person{name:"No Name", favoriteColors:[]string(nil)} nextState: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nil)} nextState: main.person{name:"Elliot", favoriteColors:[]string{"black", "blue"}}
你可以添加更多诸如此类的信息。例如,时间戳、栈追踪记录和其他自定义的上下文信息来使得调试更加容易。
历史及回滚
除了打印变化之外,我们还可以收集这些状态作为历史:
type Person interface { // ... AtVersion(version int) Person } type person struct { // ... history []person } func (p *person) nextState() Person { p.history = append(p.history, *p) return *p } func (p person) AtVersion(version int) Person { return p.history[version] } func main() { me := NewPerson(). WithName("Elliot"). WithFavoriteColors([]string{"black", "blue"}) // We discard the result, but it will be put into the history. updateFavoriteColors(me) fmt.Printf("%s\n", me.AtVersion(0).Name()) fmt.Printf("%s\n", me.AtVersion(1).Name()) } // No Name // Elliot
这非常利于最后进行审查。记录所有日志打印的历史对处理后续异常的场景也是很有用的,如果不需要的话,让历史随实例消亡即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请邮件告知! 858582#qq.com
《魔兽世界》大逃杀!60人新游玩模式《强袭风暴》3月21日上线
暴雪近日发布了《魔兽世界》10.2.6 更新内容,新游玩模式《强袭风暴》即将于3月21 日在亚服上线,届时玩家将前往阿拉希高地展开一场 60 人大逃杀对战。
艾泽拉斯的冒险者已经征服了艾泽拉斯的大地及遥远的彼岸。他们在对抗世界上最致命的敌人时展现出过人的手腕,并且成功阻止终结宇宙等级的威胁。当他们在为即将于《魔兽世界》资料片《地心之战》中来袭的萨拉塔斯势力做战斗准备时,他们还需要在熟悉的阿拉希高地面对一个全新的敌人──那就是彼此。在《巨龙崛起》10.2.6 更新的《强袭风暴》中,玩家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海盗主题大逃杀式限时活动,其中包含极高的风险和史诗级的奖励。
《强袭风暴》不是普通的战场,作为一个独立于主游戏之外的活动,玩家可以用大逃杀的风格来体验《魔兽世界》,不分职业、不分装备(除了你在赛局中捡到的),光是技巧和战略的强弱之分就能决定出谁才是能坚持到最后的赢家。本次活动将会开放单人和双人模式,玩家在加入海盗主题的预赛大厅区域前,可以从强袭风暴角色画面新增好友。游玩游戏将可以累计名望轨迹,《巨龙崛起》和《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 经典版》的玩家都可以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