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于是他们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他们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在3·15期间,为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中消协向老年人特别提出以下消费风险提示并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一、有病切记乱投医。老年人有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二、免费承诺别轻信。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
三、虚假广告要辨别。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四、专家忽悠不上当。老年人因有病在身,他们特别渴望专家、医生的指导,对他们的医嘱也深信不疑。但是,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五、无效退款难实现。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不惜违法广告法,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对此,老年人不要相信。
六、养生讲座不购物。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七、“政策补贴”不可信。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的电话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慌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老年人不要为了获得所谓“政策补贴”而上当受骗。
八、保健品药品要区分。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
九、上门维修找对人。老年人家中电器坏了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十、面对诱惑防风险。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切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老年人十大消费陷阱案例
案例一、网上看病有陷阱
消 费者钟先生,八十岁,患有十多年的糖尿病,服用过各种药物,打过胰岛素,住过几次医院,为了治疗糖尿病,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但血糖还是偏高。治病心切 的他突发奇想上网去查看,幻想着有比医院更好的治疗方法,当他输入“糖尿病治疗”几个字后,某医学研究院的广告跃入眼前:“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在家 轻轻松松治疗糖尿病,免费赠送高科技糖尿病治疗仪”。钟先生如获至宝,心想还唯独没用过治疗仪,不妨试一试。立刻打电话咨询,一位自称是医生的先生答复 他,“我们可以治你的病,一个疗程3个月包好”。
就 这样钟先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不法商家设计好的陷阱中,他先后七次按照某医生的要求购买药品和保健品,直到花去25800元也未见糖尿病有所好转,这时方知 上当受骗了。事后他回忆说,商家从来都不告诉他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每次都是通过快递公司进行药品、保健品和钱的交换,所收到的中药均无处方、无说明 书、不开据发票。他打电话咨询都是转接,先问消费者是谁,然后再打过来,由专人解答,神神秘秘。
案例二、免费承诺藏陷阱
退 休老人韩先生,患有十几年的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正在困惑时,一则某电视台早晨播出的某某养生苑节目吸引了他。第一次他花3000元购买了半年的某口服 液,没过几天商家主动打来电话说公司在搞活动,只要买三个月的某口服液就免费赠送人参膏一箱,可以提高免疫力。他没禁得住诱惑就又花了1500元,五个月 过去了韩先生发现自己的病毫无改善,才感觉上当了。
又 如八十多岁的石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在工作时落下了职业病,颈椎有点僵硬,患过中风。一天他看到某报刊登的《颈椎病痛权威指南》一书免费发放广告,就拨打 了电话,商家说他们有特效药,一用就灵,无效退款。石先生花了1380元买了一个疗程,服用后根本就不管用,商家又说你年纪大了,病顽固,再用一个疗程保 证给你治好,消费者连用了三个疗程,花去4140元,也不见效。商家说不管用,就给你办理退款。从此电话就再也联系不上商家了。
案例三、虚假广告设陷阱
《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推荐给个人自用的医疗器械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明文件中有禁忌内容、注意事项的,广告中应当显著标明‘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武 先生七十多岁,患有腰间盘突出病。一天看到某报刊登有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广告,信以为真,广告将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一字不提使用禁忌,他花1680元邮购了 一台治疗仪。等他打开说明书时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宜使用。因他患有心血管疾病,做过支架搭桥手术,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收到后立即要求商家退货,商家只退给 他1000元,强行扣下680元。事后武先生无论怎么打电话,商家就是不接听。老人生气地说我们仅靠微薄的养老金过日子,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节省下 几个钱竟被他们强行克扣。
河南六十多岁的周女士也投诉说,她患有脑血栓,心脏安有两个支架,因活动量小加之平时爱吃面食,导致她体重严重超标,有中度脂肪肝。正一筹莫展之时,看到某 电视台播放的某牌瘦身茶广告,宣称一天能降一斤,她就花1680元购买了这种瘦身茶,服用10天后体重仍未减轻,商家说你吸收不好,需要继续治疗,她就按 商家的要求又花700元买了酵素片,花300元买了参鹿汤,服完后还是没有效果,体重不仅没降,反而升高了。
案例四、迷信专家入陷阱
刘 女士,七十四岁,患有毛细血管静脉曲张十余年,一天看了某电视台养生节目,介绍中药泡脚能治好她的疾病,她心想过去没用过中药,兴许能治好呢。商家信誓旦 旦地说,治不好全额退款。刘女士付了950元买了泡脚的中药。十几天过去了效果不明显,这时有一位自称王院长的打来电话,说我亲自给你配药,只需要付 1000元,保证能治好。用了一段时间,腿红肿,奇痒无比,王院长解释说这属于排毒反映。过 了几天又换了一位自称是血管病专家的某教授打来电话说你需要配合药物调理,提高免疫力,再泡脚就好了,要抓紧治疗,否则将截至。刘女士一听吓坏了,又按教 授的要求花700元买了蜂胶和蓝莓胶囊。此后商家不断以院长、副院长、专家、教授轮流打电话让她继续买药治疗,还承诺为她争取名额,花去的钱能报销 80%,将款直接打到她本人的银行账户上。最终,刘女士不仅没治好病,反而两腿红肿、麻木,住进了医院。再联系这些专家时,商家均搪塞她,专家忙、院长出 国了……
案例五、“无理由退货”成陷阱
广 州市消费者刘先生患有前列腺疾病,一天他打开某公司官网,看到在推销某品牌前列腺贴,“承诺15天内无理由退货”。他就花680元订购了一个疗程。刚用几 天发现所贴患处皮肤红肿发炎,他立刻停止使用,打电话要求退货。商家说:“我们只管销售不管退货,谁给你的货你就找谁吧“,他又去找送货的快递要求退货, 快递说:“我们只负责送货不负责退货,你需要找当时与你联系的专家”。几经周折好容易找到了专家,专家却说,做不了主,要找经理。就这样刘先生的退货要求 被他们推来推去。
黑 龙江的王先生通过他电话购物的经历也有同感。他说电话订货时,销售人员亲切热情,让人毫不设防,收到产品前三天经常接到售后服务热线,指导他如何使用,询 问使用效果,消费者一旦实话实说,以没有效果要求退货时,所有电话中断,集体失踪。他们像是有组织、有预谋,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欺诈团伙。
案例六、养生讲座变陷阱
青 岛消费者韩先生说,北京某健康协会在青岛一酒店举办健康讲座,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自称是北京某著名医院退休的医生亲自为我爱人把脉看病,并积极推销某保 健品,该医生说服用后可以增强免疫力,活到100岁没有问题。他深信不疑付了5800元买了六盒保健品,回到家服用二粒后,我爱人感到不舒服头晕。我赶紧 赶到大酒店去退货,酒店人员说,他们退房回北京了。
江 西省广昌县杨先生也投诉说,广州某公司到他们县推销某品牌原生态水机。采取送面条、酱油等小物品,引诱老年人前来参加讲座活动。宣称水机是经过保险公司承 保的,卫生部批准的专利产品,原价上万元,今天为扶助贫困县,关心爱护老苏区人民安全用水,水机降至成本价2800元卖给你们。当时有近百人购买了水机, 推销后他们火速离开广昌县城。如今半年多过去了,才发现水机坏了无人修,过滤嘴塞了无处换,拨打售后电话无人接听。
案例七、冒充补贴造陷阱
辽 宁消费者杜先生投诉道,某一天他在家接到自称是某协会刘主任的电话,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我的手机号,很关心的问他糖尿病得了多长时间,每年吃药要花多少钱? 刘主任说他有个国家卫生部的补助项目,能为他申请困难补助6万元。杜先生一听别提有多高兴了,刘主任提出必须先交税2500元,杜先生就交了2500元, 之后,刘主任说还要再交2500元的转账费,7天后杜先生就能收到那笔6万元补助款了。十几天过去了,杜先生也没有收到一分钱,这才醒过来,原来电话那头 的刘主任是个骗子。
八十一岁的刘女士患有糖尿病八年了。她由于长期买高价药吃,造成生活困难,总想找到一种不需要长期吃药的方法。一天接到自称北京杨主任的电话,称 他是某糖尿病研究院的,在网上查到我患有糖尿病还说他的药不单能降血糖,还可以修复胰岛素功能,我同意试试。于是寄来一个半月的药,980元。没几天杨主 任又打来电话,说给我介绍该院一位从医四十年专治糖尿病的老院长,吃他配的药,可以不用终身服药。我非常希望得到这位医生的治疗,三天后收到了第一批药, 交了3700元。有艾草泡脚、三宝胶囊、益脑胶囊。接着他又推荐我买了2个月的药4300元,这些药没有中文说明书,是藏文。接着老院长又来电话了,说你 还需要服第三次药,才能彻底巩固病情,提高免疫力,这次要交8000元。他说我会亲自向财政部帮你申请药费补助,享受90%的困难补助。卫生部要在你们县 召开糖尿病学术研讨会,批准你当宣传大使。但卫生部要求宣传大使每人要买抗癌药30000元,我说我的钱已经买药用完了,就放了电话。由于治病心切,上了 当,我心里不服。骗子发给我的药至今我不敢吃。冒充卫生部部长的电话经查是北京某保健品公司的电话。
案例八、保健品和药品混淆成陷阱
上海消费者邱先生在 自家报箱取报时发现有一大信封,拆开见是一张中医药类的小报,打开一看赫然写着:千年传世秘方重见天日,我可以向全国人民保证,只要吃上某某胶囊保证用一 个好一个!最多三个周期,肯定康复,如果不好,我一分钱不收。对三高、脑病、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十多种老年病都有疗效。邱先生因患有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 种疾病,时间长达十余年,花钱多,效果差,苦不堪言。见有如此好的“神药”,喜出望外,立马打电话订药,快递公司把“药”送来了,因是傍晚看不清,他就付 了2280元。第二天打开一看,哪里是药呀,其实是保健品,其功效是提高免疫功能。他立马打电话要求退货,商家说你没有吃过怎么知道对冠心病、失眠、便秘 等没有效果呢?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案例九、上门维修布陷阱
北京七十八岁的戴女士投诉说,2015 年7月的一天,家里的热水器突然坏了。天气酷热必须马上维修,她女儿在网上查到一个维修电话就报修了,下午四点多来了两位工人,简单问了情况,就开始拆热 水器,随机取下一根金属棒,又装进去。同时放进四根像钢笔长短的金属棒,还举给我看说“你看好了是四根”,当时并没有告诉我价钱,不到半小时就弄好了,连 说了几次“你家这牌子热水器很好,现值一万多元呢”,接着探问“你家就你一人住吗?”然后就开单交款,每根金属棒720元,用了四根,2880元,加上工 钱开价3100元。我女儿就留给我300元,要这么多钱,我只好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了。女儿回家后责问我为什么不给她打电话?我说你上班不好打扰。女儿在网 上查了价钱,说一个热水器也就二、三千元左右,四根金属棒怎么要这么多钱?我付了钱还遭到埋怨,自认是上当受骗了,深感现在太没有安全感了。
案例十、互联网金融新陷阱
老 年人的收入主要靠养老金,他们平时多把钱存放在银行。互联网金融对他们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平时对互联网金融知识了解的不多,不知道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 风险,动辄20%甚至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结局,或者商家投资的就是虚假项目,为骗钱而圈钱。但老年人不擅长利用网络进行搜索、 对比和研究,更不了解互联网理财规则。信息主要来自商家的广告和熟人的介绍,抗风险的能力明显不抵年轻人,但面对高利率的诱惑,一些老年人也坐不住了,纷 纷将存在银行的养老钱投到互联网金融中。
为了把老年人拉进互联网金融中,有些公司还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实施送米、送油等恩惠诱惑,承诺高收益等,这些老年人在起初尝到甜头后,就放松了警惕不断往里投入,甚至把卖房款也放进去,直到公司出事、老板跑路,这些老年人才如梦方醒,病倒住进医院。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请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老年人,还他们一个诚实有信、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老年人购物时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发票、快递单据、合同和广告等证据,这是消费维权的重要证据。对于网络、电视和电话等远程购物形式,老年人应当问清楚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商品的使用性能、禁忌条款和售后服务渠道,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在消费中遇到被欺骗的情况,要及时报案,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受骗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请邮件告知! 858582#qq.com
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三星展示GDDR7显存
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
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每个模块容量为2GB。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PAM3),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
据三星表示,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1V,低于标准的1.2V。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