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出一个基本原则:
支撑我们做出购买行为的,不是理性的判断,而是我们自以为理性实际上十分感性的判断
别着急反对,看完底下的文章,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我们还确实是不过脑子就买了很多东西呢。
想让消费者变无脑,最简单的套路有三种:
1.多就是好,大就是好,看起来牛逼就是牛逼,听起来牛逼就是牛逼
举例:
哇哦,美国上市公司耶,牛逼耶,如果你正好想学网络营销,看到一个美国上市公司,此时是不是已经动心了?
如果你是目标用户,你的潜意识是这样想的:
然而谁都知道,美国上市公司和教得牛逼之间——
为什么?因为——
在无法100%了解产品时,消费者倾向于从侧面出发,去推测产品的好坏
所以,请记住这一点:
真正的营销,不在于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NB”,而是让消费者自己得出结论“他们的产品NB”。
原因:人最相信的,永远是自己,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会害自己”、“只有我会对自己100%负责”。
你告诉消费者的,消费者会觉得“他这么夸自己,还不是想让我买东西!我偏不信!”
相反,如果你告诉消费者,“我们是上市公司,很牛逼哒!”
消费者自己就会进入这样一个脑补状态:
美国上市公司耶=很有钱耶=说明之前赚了钱呀=钱从学费里来=学费是学生交的=钱多=所以学费多=所以学生多=大家又不是傻子,能买肯定说明不错=教的不错的=我也试试吧!
再想一想,是不是,你看到的大多数非常流行的广告,好像都没有直接说自己的产品哪儿好哪儿好?
随便找几个例子:
比如这个:
销量多==喝的人多==产品好==我也要喝
比如这个:
品牌多产品多==实力强==赚钱多==选择的人多==产品好==我也要去这儿买
再举个反例:
康宁玻璃机身==嗯,康宁,有啥用?
完美对称==嗯,完美……嗯?
没有脑补,想把消费者都变成理性的人?
没鸟用
(说明:我不是锤黑,我自己就用锤子手机,我很吃罗永浩的“情怀”,至于情怀的本质是什么,后面也会说)
看看别人家是怎么玩的:
夏普啊==牛逼==下血本==牛逼
……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
满屏幕就三个字:“我们用的东西牛逼,所以我们也很牛逼”
所以,以后写文案的时候,别光顾着夸自己了,适当吹一些牛逼,让消费者觉得你牛逼,就好了。
正所谓:
消费者觉得你行,你怎么说自己不行,也是行。
消费者觉得你不行,你怎么说自己行,你也不行。
那么,如何在吹牛逼的同时,让消费者觉得你行呢?
很简单:
1,用巨大的数字来让消费者震惊
2,如果没有巨大的数字,就跟你的竞争对手对比一下
3,尽量与普通人觉得“牛逼”的符号靠拢
举例:
其实就是在告诉消费者,我卖得好,选择我的人多,选择我的人这么多,肯定没错的!不选我的话,有风险哟!
唯品会说自己的注册用户突破一个亿
也是一样的道理——选择我的人多,这么多人选择,应该没错。
加多宝没有说自己一年卖了多少罐,但是他说“每10罐有7罐是加多宝”,这就是明显在告诉消费者——10个人里有7个人选我哟,选我没风险哟!
小米这个路数就更不用说了。
想一想今年前些日子小米的换屏事件到底搞出了多大东京,消费者有多么愤怒,就可想而知了,而小米做的,只不过是在宣传的时候说自己用了A公司的屏幕,结果在出货时换成了B公司的屏幕。
2.同类感——别人觉得好就是好,别人有效果就是有效果,别人买了就说明没问题
别忘了,人类一直是群居动物,我们的思考方式传承于20万年前的群居生活。
典型案例1:
你有没有买东西先看评价的习惯?你为什么要先看评价?评价好,商品就好吗?
看完评价你还要看看用户案例?就不说现在的用户案例有几个是真的了。他们用了有效果,你用就也有效果吗?
1 2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请邮件告知! 858582#qq.com